“很惊讶吗?”
    苏定方笑着道:“外公怎么说也曾做到过翰林学士,有些东西,我是不想屑于去做,但并不代表不知道。”
    王康顿时就明白了。
    外公曾是前朝翰林学士,能到这个位置,耳濡目染的也能知道一些事情。
    看来自己还是问对了。
    三年前的那场巨变,可以说是赵国的转折点。
    虽然离现在较近,但却很少有人提起,或者说是不敢提。
    那一年,年末。
    正是岁日。
    举国欢庆!
    本是大好的日子,但就在这一天,时任大皇子姜承乾,毫无预兆发动兵变。
    带兵逼宫,要求老赵皇退位。
    同时朝廷大部分官员联名上书,逼迫老赵皇退位。
    这场被誉为是傻瓜式的兵变,影响巨大!
    因为谁都知道老赵皇迟早是要退位的,那个位置,迟早也是属于大皇子!
    但就是这样,还是发生了。
    也是在这一天,最年幼的皇子姜承离走出众人视线。
    拱卫京师的怀安,定边,襄汾,南诃四支城防军,都出现重大变动!
    也是在这一天,时任定国公凌云身死,至那之后,赵国最强军团,赵武卒解散!
    事后。
    随同大皇子判乱的诸多贵族,朝廷官员大批被杀……
    那一天,也被称为京都流血夜!
    太多太多的事情发生。
    但也是疑幕丛丛。
    由此,赵国的格局改变!
    这件事情,王康一直都在暗中打探,跟沈元崇也问了不少,但当时的他,并未参与,所知甚少。
    思绪闪过,王康开口问道:“不知外公您知道多少当年的事情?”
    “我知道的不多。”
    苏定方目光飘忽,似有追忆之色,低沉道:“在我的印象中,唯一所记的,就是死了很多的人!”
    “定国公死了!”
    “英武侯死了!”
    “恒宪侯死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