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这种小小意外,在这种表演中,乃是寻常之事——有那天赋异禀的木棍,狠砸了四、五次也不肯断,最终表演者只好放弃的事情也是有的呢!——大伙儿就不必介意啦。
当然,客人们正在目眩神摇,是没有人介意这个小小插曲的。
接下来,第三项,“腿功”。
二十名军士,依旧两两成对,一人双手持握一块尺余见方的木板,高举于距颜面两尺之处,另一人飞腿踢去,木板应声碎裂。
接着,增加难度,木板换成陶罐——一手抓紧罐口,一手握紧罐底,依旧高举于距颜面两尺之处。
这一次,是“回旋踢”。
纵身跃起,向后飞踢,陶罐四分五裂,尘屑飞扬,比一脚将木板断成两片,好看的多了。
第四项,也是最后一项,“胸口碎大石”。
二十名士兵,分成五组,每一组都是这么个格局一人躺在条凳上,胸口压上一块长方形的青条石,大约二尺长、一尺宽、半尺厚的光景;一人手执长柄大铁锤,在一旁虎视眈眈;另两人,一左一右,单腿跪地,扶住了青条石。
两位公主的心儿,提了起来——这是要做什么?
拿个大铁锤砸大石头吗?
我的上帝,下头的人,受得了吗?
方才拿木棍砸人,已经够可怕的了,这一次——
哎,到底是血肉之躯啊!
令官一声“走!”右手边第一组,执锤者抡起大铁锤,大喝一声,猛力砸下,一大块青条石顿时四分五裂!
虽然已有了心理准备,两位公主,还是不由自主的“啊”了一声。
条凳上的那位,一跃而起,面朝阅兵台,抱拳行礼,气定神完。
连卡尔亲王在内,都不由低低地说了声“好!”
惭愧,惭愧。
接着,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
五块大条石,尽数碎裂,大石下、条凳上的军士,个个一跃而起,个个神完气足。
整个阅兵,最后的这个“硬功”,给两位女性客人留下了最深的印象,男性客人嘛,看的是门道,并没有两位公主那么大惊小怪,不过,对于“硬功”演示中表现出来的那股凌厉狠辣的精气神儿,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都十分欣赏,因此,亦如两位公主一般,报以“热烈的掌声”。
至此,“军武演练”结束,今天的阅兵,也就算圆满结束了。
华尔正要上前报告相关事宜,只听蹄声急骤,一骑自西门疾驰而入。
阅兵之时,大校场内外都是戒了严的,能够在这个时候进入大校场,并纵马狂奔的,只有一种情形——紧急军报。
顿时万众瞩目。
骑手在阅兵台侧跳下马来,匆匆拾阶而上,图林迎上,骑手立正行礼,“报告,八百里加紧!”
说罢,双手将一封电报递了过来。
图林还礼,将电报接了过来。
目下,不仅沿海,内陆不少较大的城市,也通了电报,“八百里加紧”什么的,在通了电报的地方,其实早已有名无实,不过,“八百里加紧”、“六百里加紧”、“六百里”、“五百里”、“四百里”的名目,并没有取消。
这一来,毕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通了电报,许多地方还是要靠驿马传递消息的;二来,“八百里加紧”、“六百里加紧”、“六百里”、“五百里”、“四百里”云云,作为一种紧急程度的表示,不但形象,而且,目前正处于新旧过渡的阶段,沿用旧名目表示“急度”,不至于发生误会和混乱。
关卓凡接过电报,就在阅兵台上,当着客人和一万两千余名部下的面儿,拆开了这封“八百里加紧”的急电。
是紧急军报吗?
哪儿出事儿啦?
左手边的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