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大炮开兮!(2 / 3)

乱清 青玉狮子 3472 字 2020-07-15

逆之辨的,终究是不明顺逆之辨!咱们在外头‘晓之以利害’,只怕正正好中了里头的缓兵之计呢!”

“缓兵……之计?”

“含翁!”唐景崧说话了,“你以为,里头的人——瑞国公、杨义、胡威,还有应和公、太平公之流,现在正在做什么呢?”

“这个……”

“我以为,”唐景崧加重了语气,“这班人正凑在一起,伪撰遗诏呢!”

阮知方心头猛地一震。

伪撰遗诏?

对啊!

“咱们在外头一拖再拖——”唐景崧说道,“拖到什么时候?难道,拖到他们登上门楼,宣读伪诏为止?”

微微一顿,“这不就是栋星将军说的——‘正正好中了里头的缓兵之计’吗?”

阮知方不由额上生汗,“对!对!是我思虑不周!是我思虑不周!”

“还有,”唐景崧说道,“再拖了下去,哪个晓得,会不会有人对正蒙堂、养善堂不利呢?”

前文说过,嗣德王接受阮知方、张庭桂的建议,将另两个犹在襁褓中的侄子,一个叫阮福膺祺的,一个叫阮福膺祜的,也认作养子,并着手相关的“准备工作”——将两个小孩子抱进宫内,阮福膺祺养在正蒙堂,阮福膺祜养在养善堂。

这两位,可是瑞国公的大位的最直接的竞争者啊!

阮知方脑子中微微“嗡”的一声,额上的汗,流下来了,颤声说道“我愚钝!我愚钝!亏得两位点醒!亏得两位点醒!”

然后,对唐景崧、郑国魁微微俯了俯身,不再说话,如张庭桂一般,亦远远的退了开去。

唐、郑、阮三人说话的时候,炮手们丝毫没有停下手中、脚下的动作,测距、确定射角、校对数据、调整炮身倾角、装填弹药……待阮知方退开了,掌炮的军官上前一步,对郑国魁举手敬礼,大声说道

“报告!发射准备完毕!请指示!”

郑国魁的声音,犹如金石掷地,“批准发射!”

阮知方还在转着念头,“这门大炮的炮子,咋是从炮尾装填进去的?”

炮长转身,大吼,“发射!”

大炮的炮口猛然喷出一道长长的火舌,紧接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大炮和周边的炮手,立时都被白色的浓烟包裹住了,巨大的后坐力,驱使沉重的炮身向后方猛地滑动了好几米。

所有的人,都清楚地感觉到脚下的地面猛的震动了一下。

几乎就在同时,前方紧闭的大宮门的中门,突然间四分五裂,木块、门钉乱飞,未等硝烟散尽,便可看见,门楼等砖石框架结构兀自完好,两扇厚橡木制成的“大宫门”,却已不见了。

好准的一炮!

当然,距离介么近,也没有理由打不准嘛。

这一炮的难点,在于只破宫门,不伤其余,为此,炮身倾角几乎为零,等于平射,这也是炮身后退距离如此之远的原因之一——如果是正常野战,目标距离较远,炮身有一定仰角,炮弹离膛之后,炮身不会后退这么远。

郑国魁喝道“冲!”

炮长吼出“发射”二字之时,张庭桂已不顾仪态,下意识的拿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可还是被震的眼前一黑,身子一晃,若不是身旁的人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扯住,须发皆白的勤政殿大学士,就要一头栽倒在地了。

待他缓过气来,心头兀自“怦怦”直跳,而老眼昏花之中,“钦使护卫团”的士兵,已如一条蓝色的激流,冲进了“中门洞开”的禁城。

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事实上,阮知方说的是对的,门楼上的人,看到天朝的“钦使护卫团”源源不绝的开到,最后竟搬出了大炮,早就个个“心旌动摇”了。

这个时代的越南人,对于中国的心态,较之阮朝开国初期,已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