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普王和李晟的幕僚,因此朔方军与神策军合营后,韦执谊更觉局面复杂棘手,虽仍应付得过来,心中难免也有烦躁之时。
今日这上巳节,他相思骤起,寻了个由头躲到渭水边,散散心。
从夕阳西下的千里胭脂映江红,到明月初升的一弯银钩入水中,天地山川这最为纯净美好的景色,直看得韦执谊思绪万千,舍不得就此离去,更不想回到那纷繁错综、勾心斗角的军营中去。
夜色渐浓。
野径云俱黑,渭水对岸,却隐约似有一船渔火独明。
韦执谊进士出身,精通诗赋,见了这带了几分清寂的情形,意兴又起,想往渔船方向走近些,瞧瞧。
刚要挪步,忽闻岸上有马蹄疾驰声,在暗夜里分外清晰。
韦执谊心头一凛。
这般时候,是谁披星戴月地赶路?若是探侯,这远离渭桥的野地水边,四顾一目了然,能有什么可探可防之处?
韦执谊到底也是精明之人,胸中疑云初起之时,身体已矮了下去,左右打望,瞅准一块靠着高大柳树的巨石,猫着身子挪了过去,先将自己藏了起来。
马蹄声越来越近,听起来不止一骑,竟是往水边而来。
刚过朔日,新月的光辉实在不够亮堂,待骑士们到了水边下马,韦执谊仍只能看出他们有三人。
他正诧异间,渭水上那亮着一灯如豆的小船,竟也往这边驶来。
骑士中有一人,不等小船靠岸,便急切上前探望。另一人走到他身边,安慰道“节下莫忧,片刻间便能与孙儿们团聚了。”
他一出声,韦执谊大吃一惊。
分明是在军中与自己越来越熟稔的普王亲信——高振。
再细辨那几乎一脚要踩进水中的,被高振称为“节下”的,不是姚令言又是谁。
此时船已下锚,艄公抄起木板架在船头与河岸之间。灯影摇晃中,只见一个妇人一手抱、一手牵,带着两个小儿小心翼翼地下了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