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心绪复微(第一卷完)(2 / 3)

大唐暮云 空谷流韵 6581 字 2020-01-16

不四处飞扬。韦皋今夜的一席话,没多久,就会传到所有当事人的耳中。神策军首领李晟、邠宁留后韩游環、驸马韦宥,都会多多少少地感念他。

而“若封赏普王,天下人将如何观视太子”,这句话,更是足够大义堂皇,足够令整个东宫,比李晟、韩游環、韦宥,更为感激韦皋。

只有普王会记恨。

那又如何?

从德宗的态度来看,以利益将韩游環和李晟与普王分离,以浑瑊和戴休颜看住普王,令普王又回到了与太子李诵一样的无兵无卒的情形。这个上蹿下跳了小半年的王爷,往后,不过只是一面鼓舞士气的天家战旗,出现在关中战场。

圣上既然都作了如此打算,自己不过是言表圣意罢了。

李泌,送了他一个大礼。

聪明人之间,不必言语解释,韦皋即明白,这位德高望重、或将登临相位的老臣,在为他韦皋的将来铺路。

虽然朔方军骤然叛变,使李泌不得不在短期内支持德宗引吐蕃兵进入京畿的做法。但内乱稍熄后,在面对唐蕃关系的问题上,李泌一定会力推韦皋这样正当壮年的主战派。

一边思索一边飞驰,大清川军营很快就近在咫尺。

陇州军军纪极为严明,这个时辰,除了巡营军士极为轻微的铠甲响动,整片营帐都已沉入寂静中。

韦皋没有急着入营,而是勒了马缰,让爱驹慢慢地踱到营外山溪处。他示意几个跟随的牙兵也远远驻足,自己则跃下马背,静静地欣赏皓月映照下波光粼粼的溪水。

在短暂的文臣生涯后,他一直在边关拼命,似乎都要淡忘了那些田园宁谧的风光。

而眼前此景,令他不由吟出王右丞的诗句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精神高度紧张的御前回合既已结束,韦皋便要在这难得清净放松的短暂时光里,独自沉浸在浅浅淡淡的思念中。

思念那个也爱王右丞的诗的人。

……

李泌刚进入梁州那日便向德宗禀报过宋若昭遇险丧子。只是,既然大人活了下来,德宗并不觉得此事比自己的唐安病危更值得挂念。

韦皋心忧若昭,但为此事特意面圣,又显得忒也古怪,毕竟他和皇甫珩因缢杀崔宁、借兵吐蕃等事而结怨,无论德宗还是诸臣,都一清二楚。与中丞不睦,倒惦记着中丞家眷的安危,这简直就是徒惹非议。

好在李泌主动向韦皋提起,萧妃甫一听闻皇甫夫人遇祸,便遣内侍来探问那山贼刘扩的寨中情形。

韦皋知李泌与皇甫惟明是故交,必对皇甫珩一家尤为关心,便努力寻了一个很说得过去的理由表达自己的担心“李公,众人皆道我与皇甫中丞有隙,那日慌忙逃离奉天城时,护送车驾的又是我陇州营下,若不尽快将皇甫夫人接来梁州、交由萧妃照料,中丞只怕真要与韦某结仇了。”

李泌心中实也有些愧疚,若非自己被那朔方军悍将达奚小俊认出来,当日何至于发生两方接战、车驾倾覆的后果,殃及宋若昭受此大难。

韦皋又道“韦某也是有过家眷之人,知妇人生产后有坐褥期,待得月满,本将想遣卒去将皇甫夫人接来。李公可算得皇甫家的长辈,公看此举可妥当?”

李泌颔首。

其时唐安公主已进入弥留之际,终究未等得见到李晟幼子、未来的女婿李愬赶到梁州,便撒手西去。德宗大恸,命梁州刺史严震于城内清净之地垒造砖塔,安放唐安棺椁。

萧妃以皇长嫂身份,力准备唐安的丧葬事宜,忙得心力交瘁。李泌便遣了亲随往萧妃处,商议道“圣上这几日哀伤以极,臣属家眷接来梁州安置这等小事,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