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谈判条件(3 / 4)

说,数学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看重合作。

就像物理学的发展需要CERN机构和CRHPC机构这种大型合作组织一样,其他的学科大部分也都是建立在合作共同推进的基础上。

而数学不同。

如果说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还有哪个学科是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推动它往前发展的,那么毫无疑问便是数学这门科学了!

作为一门建立在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基础上的学科,它不需要金钱,也不需要什么资源,它唯一需要的就是数学家的大脑。

如果说在其他的学科中普通人还有机会参与推动它的发展,比如在CRHPC机构中,每一个普通的研究员都有可能参与进一场最前沿的对撞实验数据解析中。

那么在数学界,能够推动数学边界发展的,只有天才中的天才!

尤其是那些突破性的研究工作,比如千禧年难题,比如费马大定理,亦或者是哥德巴赫猜想,能够在这些世纪难题上做出突破的,无一不是最顶级的妖孽。

如果说其他的学科,比如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不惜重金不断进行差异性实验还可以获得一些突破的话。

那么在数学上这条路就完全走不通了。

前沿数学领域的突破,用一句调侃的话来说,它需要的不是氪金,而是数学大佬氪命。

当然,除了这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竞争’。

是的,就是竞争!

数学大统一的前期工作都已经完成,那些在朗兰兹纲领中提出来的猜想已经被他们联手解决。

剩下的最后一步,无论是舒尔茨也好,还是陶泽轩也罢,都希望这最重要的一步能够在自己的手上得到解决!

如果谁能够解决这最后一步,那么完成数学大统一的功绩,大部分都将落在他个人的头上!

而对于这一项成果,几乎没有人愿意让步。

舒尔茨也不例外!

哪怕他知道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朗兰兹猜想完成数学大统一的希望无比渺小,但天才都是自傲的。

尤其是对于舒尔茨来说,16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就拿到了金牌,24岁完成博士论文《p进几何》,震动数学界成为波恩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30岁拿到菲尔兹!

如果没有徐川的出现,他将是二十一世纪最惊艳的青年数学家。

紫金山脚下的别墅中,在与舒尔茨陶哲轩等人开了一场视频交流会后,徐川挂断了通话视频。

相对比舒尔茨与陶哲轩他们来说,他的研究进度已经落后了不少。

毕竟过去的近一周时间他基本都在京城那边主导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商讨会。

不过对于数学大统一理论,徐川有足够的自信这项研究成果会在自己的手中完成!

坐在书桌前,他将这段时间众人联合起来对数学大统一理论的研究成果与一些讨论出来的理论和稿纸都放到了手边。

解决朗兰兹纲领,统一数学的古老分支只差最后一步。

就像是珠峰的攀登者一样,那皑皑白雪的峰顶已经近乎肉眼可见,仅仅只剩下了寥寥几十米的距离。

然而有时候,这几十米的距离可能困扰人类几十上百年,甚至或许永远都难以跨过去。

虽然说数学从来都不是讲运气的领域,但到了他们研究的领域,有时候运气也能决定胜负。

从抽屉中取出了一叠洁白的稿纸后,徐川伸手从笔筒中摸出了一支圆珠笔,揭开笔帽后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动笔。

手指捏着笔尖悬停在纸面上,他陷入了沉思与回忆。

要想解决朗兰兹猜想,完成数学大统一这份开创性的工作,他需要的不是无厘头的研究,而是从头到尾将这条路仔仔细细思考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