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开口,那几个年轻人的注意力便被磁石一般吸引了过来。
“对对,带我女朋友回老家看看。”其中一个穿着黑色冲锋衣的男生答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年轻人特有的,想在女友面前表现的局促。
方一凡的视线温和地扫过他们,最终落在那一堆鲜艳的货品上。
他没有急着推销,反而像是闲聊。
“这些都是我从城里托朋友运过来的鲜货。”
一句话,轻描淡写,却瞬间解开了他们心中最大的疑团。
这解释了那荒诞的违和感从何而来,也为货品的品质提供了无形的背书。
方一凡的笑容不变,话锋一转,声音里透着一种洞悉人心的体贴。
“想着村里过年,大家走亲戚也需要点像样的东西。”
这句话,不偏不倚,精准地戳中了几个年轻人的心窝。
他们从城市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最发愁的是什么?不是路途遥远,不是水土不服,而是那份走亲访友时,既要体面又不能落入俗套的“年礼焦虑”。
超市里的烟酒糖茶,送了太多次,显得敷衍。
村里小卖部的点心匣子,又实在拿不出手。
方一凡的话,就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们需求的那个锁孔。
最后,他才慢悠悠地抛出了最致命的一击。
他的目光在摊位上仅剩的存货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惋惜”。
“数量不多,就这么些,卖完就没有了。”
没有声嘶力竭的叫卖,没有天花乱坠的吹嘘。
就是这三句平平淡淡的话,却比王鸣喊了一个小时的大喇叭还要震耳欲聋。
稀缺感。
紧迫感。
尊贵感。
所有能刺激消费神经的元素,都被他不动声色地编织了进去。
那几个年轻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那眼神里,有恍然,有惊喜,更有“就是它了”的果决。
“这车厘子怎么卖?”最开始搭话的那个男生,第一个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急切。
“188一盒,两斤装。”
方一凡报出价格,清晰,干脆。
男生身边的女友立刻用手肘碰了碰他,压低声音,但那份激动却掩饰不住。
“比咱们在山姆会员店看的还便宜点呢!”
“行!”
男生再无半分犹豫,掏出手机的动作快得出现了残影。
“那给我来两盒。”
“正好明天去我大伯家,提这个,有面子。”
他女朋友也在旁边用力点头,眼神已经锁定了那些草莓,鼻尖轻轻动了动,似乎已经闻到了那股甜香。
“再来一盒草莓吧,你看多新鲜啊,我奶奶肯定喜欢吃。”
“那个坚果礼盒呢?”另一个寸头男生指着那堆成小山的暗红色礼盒,高声问道,“多少钱?”
“那个128一盒。”
方一凡提起一个样品,展示给他们看。
“里面八种坚果,碧根果、夏威夷果、巴旦木……都是今年的新货,颗粒饱满,你掂掂这分量。”
“不错不错,这包装,这分量,性价比很高!”
寸头男生很满意。
“给我来三盒!我三个舅舅家,一家一盒,齐活了!”
“支付宝到账,一百八十八元!”
“微信收款,三百七十六元!”
“支付宝到账,一百二十八元!”
清脆的电子提示音,在嘈杂的集市上,如同最动听的交响乐,一声接着一声,密集地响起。
方一凡的动作行云流水,收钱,打包,递货,脸上始终挂着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淡定笑容。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