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袁绍撤军 新的战略(1 / 3)

时间来到七月中旬,终于,郭图他们盼来了袁绍下达的撤军将令。郭图与文丑等人接令后,立刻着手准备撤离事宜。郭图深知此次撤军不可大意,特意吩咐文丑务必组织军队有序撤退,以防被曹军和西凉军追击。

而在这段对峙的日子里,魏延这边的处境颇为艰难。由于之前粮草被烧了一半,一直面临着粮草短缺的困境。虽说这段时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役,但他们的粮道却频频遭到张合率领的小股部队袭扰,这让本就紧张的粮草供应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得知袁绍军撤退的消息,魏延心中如释重负。毕竟他们本次的任务就是解函谷关之围,如今函谷关之围已解,便要尽快返回长安。

就在此时,函谷关的夏侯渊兄弟派人前来,邀请魏延一同出兵追击文丑。魏延仔细思索后,觉得此事不妥,便修书回复夏侯渊兄弟,劝他们打消追击的念头。他在信中写道:“我军此次奉命前来只为解函谷关之围,如今目的已达,即刻便要返回长安。且文丑等人并非败退,而是有序撤退。袁绍老谋深算,郭图又诡计多端,此次撤退恐怕早有万全安排。贵军贸然追击,恐非良策,还望二位将军三思。”

夏侯渊与夏侯惇收到魏延的书信后,反复思量,觉得魏延所言极是。贸然追击,确实可能中了敌军埋伏。最终,二将终于打消了追击的念头。

夏侯渊看着袁绍军渐渐远去的身影,对夏侯惇说道:“大哥,此次函谷关之围能解,西凉军功不可没。只是袁绍此次撤军,怕是在酝酿更大的阴谋,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夏侯惇面色凝重地点点头,说道:“没错,妙才。我们要加强函谷关的防御,密切关注袁绍军的动向。”

在西凉军营中,魏延召集众将,说道:“如今袁绍军已撤,函谷关之围已解,我们也该准备返程回长安了。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回去后好好休整。但在返程途中,也不可大意,务必保持警惕,以防敌军突袭。”

杨凤抱拳说道:“将军放心,兄弟们都明白。经过这次,我们都知道袁绍军的狡猾,定会严加防范。”

另一边,文丑在撤军途中,心中满是不甘,对郭图说道:“郭先生,咱们就这么撤了,实在窝火。要是再给我些机会,定能与曹军、西凉军拼个高下。”

郭图微微一笑,安抚道:“文将军,主公此举必有深意。我们暂且撤军,养精蓄锐。待主公部署好下一步计划,我们再卷土重来,定能大获全胜。”

张合也在一旁附和:“文将军,郭先生说得对。当下保存实力才是首要之事,日后机会多的是。”

文丑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希望下次能让我痛痛快快地打一场胜仗,一雪前耻。”

随着袁绍军的撤离,函谷关前的局势暂时归于平静。

袁绍之所以决定撤军,实则有多方面的考量。首先,西凉军的强势介入,让局势变得错综复杂。袁绍深知,若是与曹军、西凉军在这里打得不可开交,一旦双方彻底结盟,形成稳固的联合阵线,那他将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到时候局面恐怕难以收拾。

而另一方面,袁绍在并州的军事行动进展得并不顺利,远未达到预期。原本,他们预料公孙瓒会与匈奴拼得两败俱伤,己方正好坐收渔利。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当他们贸然攻入河东郡时,遭到了公孙瓒的拼死抵抗,而且让袁绍意想不到的是,战场上竟出现了西凉军的身影。公孙瓒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在高览和鞠义的猛烈进攻下,死死守住了河东郡。这其中,马超的助力功不可没。马超听闻袁绍要攻打并州公孙瓒部后,果断要徐荣率领两万西凉军协助公孙瓒镇守河东,而他自己则率部专注于剿灭并州内肆虐的匈奴人,如此一来,袁绍在并州战场上毫无建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面对这不利的战局,鞠义、田丰等一众谋士苦苦劝谏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