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银子,
让参与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鼓励,还有食为天酒楼的精美菜肴,既实惠又能体现酒楼特色。”
刘冰清接着说:“还有,诗会当日,可安排乐师,在宾客吟诗时,奏些轻柔的乐曲,烘托气氛。
让大家在优美的旋律中,尽情展现诗词的魅力,感受与民同乐的温馨。”
杨起听着两位妻子的建议,心中愈发觉得此次诗会大有可为。三人又细细商议了奖品的设置,决定准备一些珍贵的笔墨纸砚、名家字画,以及王府特制的精美糕点。
随后,杨起招来管家,将商议好的事项一一吩咐下去。
………
海选当日,也就是八月十四巳时,食为天酒楼仿若一颗璀璨明珠,在城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门口那张大大的告示,红底黑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诗会主题“四季之韵”赫然在目,规则明晰,奖励丰厚,引得众人纷至沓来。
从衣着华丽、风度翩翩的文人墨客,到穿着质朴、眼神中满是热忱的普通百姓,
皆怀揣着对诗词的炽热挚爱,无不摩拳擦掌准备在这次诗会中崭露头角!
酒楼内,几张长桌整齐地一字排开,桌上的笔墨纸砚摆放得井然有序。
继续阅读
那宣纸洁白如雪,细腻光滑;毛笔笔锋锐利,饱含着书写的渴望;
墨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仿佛在诉说着千古的诗韵。参加海选的人们按顺序入座,神情各异,却都难掩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各位各位,欢迎各位今日赏光,我食为天酒楼受秦王殿下的委托,在此举办中秋诗会,今日是海选,题目公布——以“春景”为题,作诗一首,写好之后,示意我们的伙计,在裁判未点评前,请在一旁饮茶等候!”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陷入沉思。一位身着青衫的年轻书生,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思索的光芒。
他时而轻咬嘴唇,时而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仿佛在与脑海中的灵感对话。
片刻后,他似是找到了方向,提起毛笔,饱蘸墨汁,
在宣纸上缓缓落下第一笔。“春日暖初融,桃花映日红。”字迹飘逸洒脱,如行云流水。
他边写边思索,笔锋流转间,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旁边一位穿着粗布麻衣的老者,虽面容沧桑,眼神却格外明亮。
他手握着毛笔,略显粗糙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凝望着窗外的一抹嫩绿,陷入回忆。
良久,他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挥毫写下:“东风拂柳岸,细雨润山川。燕舞春光里,农家耕种欢。”
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饱含着他对乡村春日的深厚情感。
在人群中,还有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她脸颊绯红,眼神中透着羞涩与坚定。她轻轻拿起毛笔,在砚台中轻轻蘸墨,
随后在宣纸上落下娟秀的字迹:“春至百花香,蝶蜂戏蕊忙。倚栏听鸟语,心醉韵悠长。”
她的诗作,如她本人一般,清新自然,充满了少女的细腻情怀。
几位学识渊博的先生在席间来回走动,目光敏锐而专注。他们时而俯身观看,时而轻轻点头。
当看到一位书生的“春风如妙笔,绘就万千姿。翠柳垂金线,夭桃绽粉脂。”时,
一位先生不禁露出赞许的微笑,轻声赞叹:“此诗韵律和谐,意境优美,将春风的灵动与春景
的绚烂描绘得淋漓尽致。”其他先生纷纷围过来,仔细品味,相互交流探讨。
对于普通百姓的作品,先生们更是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尊重。
一位老者的“春田翻碧浪,布谷叫声传。汗水滋新绿,秋收美梦圆。”
虽用词质朴,却生动地展现了农家春日劳作的场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