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外戚(2 / 3)

,胡皇后家给李氏提鞋都不配。

论辈分,巧了,从皇帝、皇后这里算,李显穆和国丈胡荣是同辈,也不用给他一点面子。

但现在犯事的是孙贵妃家人,这就不好办了,孙贵妃是有圣宠的。

李显穆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坚决道:“查,把皇陵之事查个水落石出,别管谁在后面,都给我揪出来,谁也不能阻碍大政。

我马上给我二哥写封信,你带去锦衣卫,让他调一个百户所的缇骑去襄助你。”

周成闻言肃然起来,他虽然心中有寒意,但既然李显穆这么说了,他动手的胆气还是不缺的,当即应下。

“不过这件事尽量不要牵连到孙贵妃,只局限在孙光宗身上即可,若是孙贵妃那里问起,我会进宫抵挡,你不必担心。

另外,当日光禄寺卿胡荣的举动也不同寻常,他身上也不干净,派人去查一查,若仅仅是孙贵妃出事,皇帝会尽力庇护,但若是皇后也出了事,那皇帝可能就不在意了。”

李显穆随便想想都知道,这件事如果牵连到孙贵妃,皇帝一定会压下去,毕竟皇帝一直都在琢磨着废后之事。

那要么把皇后拉下水,要么就不能牵连孙贵妃,其他的选择都会迎来皇帝的包庇。

周成一开始听到不牵连孙贵妃还有些苦脸,但听到把皇后拉下水,立刻就眼中一亮,欣然道:“下官明白了,这就去办。”

见周成离开,李显穆整了整衣裳,脸色漠然,他也要准备好进宫和孙贵妃对峙,以及说服皇帝之事了。

……

权势再盛,终究不是完整的宰相。

李显穆此刻当真是感受到如今体制的不便。

若他是完整的宰相,一道盖着政事堂的手令就能让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甚至兵马司等部门联合查案,可他不是宰相,就不能名正言顺的去命令,只能通过占据关键位置的同党去推动。

李显穆在这里感慨权力不够,可昌平却已然有寒风凛冽之意。

昌平县城的中心区域,乃是京城各衙门派出机构的集中办公场合,城中有笑言:一块转头砸下来,都是一个吃官家饭的。

平日里老百姓根本不敢靠近乃至于出入此地,生怕冲撞了上官,遭了灾祸。

可今日却有自京城而来的人,气势汹汹的撞开了其中沉寂。

“大理寺、锦衣卫、都察院联合办案!闲杂人等散开!”

马蹄声破开了凝滞,惊起了直道上的一片片土尘,而后砸在一众官署衙门官吏心中,阵阵水波纹荡漾,不能平静。

这三个衙门,哪一个都不好招惹,都专门盯着官吏,三法司之中,刑部更偏向于办案,都察院和大理寺则更着重于监察官吏。

这三个衙门一起来到了昌平,立刻就有人知道,这是有事发了!

只是如今不知道所来为何事,也不知道是冲着哪个衙门而来,各衙门中的官吏都好奇的望着这些看着就来者不善之人。

李茂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此番亲自前来,坐在马上厉声道:“本官锦衣卫北镇抚司李茂,奉命察查皇陵监造贪墨诸事,工部、光禄寺、宗人府三衙门的官吏,立刻放下手中事务,随从调查,宗人府派出皇陵总管大臣在何处,立刻前来见我!

光禄寺派出孙光宗又在何处,立刻出来见我!”

皇陵贪墨!

这四个字一出,顿时将所有的低声交谈都杀了个一干二净,惊恐之色满溢于面上,甚至已然有不少人面如菜色,摇摇欲坠。

又有人立刻就向内跑去,想要去通风报信。

李茂根本不在意,今日他既然亲自来了这里,那就是已然掌握了证据,抓人只是为了更多、更全面的口供而已。

他很清楚这件事真正要出结果,还得是李显穆去宫中和皇帝商议的结果,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