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一些,信得过的人才行。
“那鼻涕虫靠谱吗?他年纪不大,还是个孩子?”
“靠谱的,回头你给十块钱他,就说村里给他的补助,他家困难村里照顾一下……”
张建国这一说,剩下几个人都点头,只是村里没啥钱,但是十块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大家商量了一番,觉得就这样搞吧,先把诱饵撒下去,至于那人什么时候上钩,那就只能耐心的等待了。
钓鱼不都得这样?
好在几个人把接下来,要决定的事儿,都敲定好了。
执行起来也没什么困难,张建国也就闲了下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消息。
等去填报志愿,然后再等通知书。
那个时候不是分数出来填志愿,还是先填志愿,再看能不能录取,这就有些考人的运气。
好在张建国,考试过后的题目他也都记得,在这几天,他也把自己的估分给弄出来了。
应该是能录取,但是能不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就难说了。
这一段时间等着让人心焦,可张建国心态好,正好趁着这段时间,赶紧办了点正事。
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宋莹,两人商量着,打算做一批头饰的新花样,像发夹发箍等小饰品。
他想把江城的生意做大一点,毕竟那边的路,算是打开了。
生意虽然小,但是因为是做批发的,那个销售量起来了也是很可观的,就这一个小小的头饰饰品,就可以给他们村带来不少的收入。
除了这个生意,还有石灰窑的生意,虽然现在销量不错,但是张建国居安思危。
他打算开着拖拉机,去附近的几个公社转转,甚至去附近的几个县城看一看。
看能不能把他们,石灰窑的商品推销出去,如果单独只靠县城的供销社。
虽然也能把商品销售出去,但是不够安全,一旦那边出现什么变故,不要他们的石灰,那么他那个窑厂就垮了。
张建国不喜欢这种感觉,主动权得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这样才踏实。
趁着现在生意好做,大家都想要的好产品,就是多费点劲去推销,只要路子走宽的。
以后就不会,被任何一家卡脖子,也不会出现谁家不要他们的货,厂子就要倒闭的情况。
因为有这种念头,张建国就和杨雄商量了一下,带着他去隔壁的公社。
去的那天他开着拖拉机,拖拉机里装着石灰。
因为去的比较早,那边的供销社还没开门,张建国和杨雄打算,找个地方先吃点。
就他们还没有坐下,就听到有人在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