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前夫妻,明算账(1 / 4)

引朱鸾 青铜穗 4178 字 21小时前

晏北望着斑斓秋色衬托下一身素雅的月棠,一时哑然。

本朝历经五代君王,在第二代——也就是月棠的祖父那代时,出过个大乱子。

那时御帝亲征,本就由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晏北祖父是御前第一先锋将,那场乱子里君臣一心,夺回了失去的燕地几个州。

除了月棠祖父是毫无争议的首功以外,就数晏北祖父的功劳最大,所以被册封为靖阳王。

受封那年晏北的祖父年方三十,正值年富力强之时,照当时的功绩以及皇帝对晏家的恩宠,只怕家族还有再壮大的可能。

可王府手上已经掌有西北三十万兵马,再壮大下去就不是福,而是祸了。

但御赐的恩宠又没有推辞的道理,并且还得为子弟后代留个保障不是?

于是晏北爷爷当机立断,一个月后跟皇帝请奏阖府搬去北地镇守边关。

按规制王府手里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况且底下将领也是要轮换的,皇帝本就对晏家信任有加,这样一来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于是为显恩德,就又在漠北也敕建了一座王府,令晏家世代为王,保月家守住江山。

一晃三四十年过去,君臣都到了第三代。

边关高等的将领虽是轮换的,中低层的将领和士兵却是长驻于漠北。

这些人跟随王府守国,已有情份,晏北从小就听父辈训示要爱护这些士兵,明面上不敢表露私下却也总是将他们视为家人的。

朝廷年年虽有拔饷,但那等苦寒之地,所需之物总归比京内要多。

晏北入京三年,日日看这些高官世族锦衣玉食,未必就没想到过与他们晏家并肩作战的那些将士?

自然有。

何况如今他还掌着枢密院,就更是时常地想要为属下将士谋些福利。

别的都好说,只银子方面,却不是他说给就能随时有的。

况且大批将士分摊下来也不是一星半点。

这也正是晏北感到无奈之处,眼下月棠竟然出了这么个主意——

杜家实际投靠的这人处心积虑为祸朝堂,伤及无辜,砍他的人头抄他的家,拿去周济戍边将士不是很合情理吗?

她说的有道理啊!

他摸着下巴点起了头,但很快就梗起了脖子:“这不对,杜家背后的凶手不光是你们端王府的仇人,那也是我靖阳王的仇人,我出面是天经地义,这怎么叫做是让我得利?”

“我这也是为你好,”月棠语重心长,“你要是觉得天经地义,那将来这笔钱我是给你还是不给你?不给你,显得我这人不上道。

“给的话,你堂堂靖阳王要手心朝上接我的钱,脸面往哪儿搁?

“还是合伙的好,到时候事成了,人归我,钱就归你,咱俩都不白忙活,也不谁欠谁。怎样?”

晏北嘶地一声:“你有这么好心?”

这话乍听是全有道理,但他怎么就是觉得不对劲?

什么叫谁也不欠谁?

什么叫合伙?

明摆着他应该挺身而出的事,他要是合伙,那他不成了图钱去了吗?虽然这钱也是为了补贴将士,可这初衷就已经歪了。

他晏北成什么人了?

“我不干。”他板起了脸,“我为我儿子报仇,干嘛跟你合伙?杜家我来收拾,不用你来。回头我把人揪出来了,你想要,我再交给你便是。”

被下堂就已经显得他夫纲不振了,这事儿要还能让步,他还是男人吗?

月棠笑一笑,却说道:“晏北啊,你我祖上也是老好的交情了。明人不说暗话,我问你,你是打算只干这一票,报这个仇呢,还是也为靖阳王府的未来作作长久打算?”

晏北看过来:“啥意思?”

“只干一票的意思就是,针对我和阿篱